请关注农富康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技术扩展

如何有效规避非洲猪瘟中招几率?

发布人:农富康      2018-10-29 12:03:59      点击: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0月21日发布,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生生猪非洲猪瘟疫情。其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所带来的行业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令人担忧的,如果还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

  影响:

  云南像东北一样,是南猪北养、南猪西养的一个重要集中地,很多因环保原因退出的猪场的迁徙地之一,也是某些大型养殖集团的热衷投资之地。特别是两广、江浙及福建、江西........前去投资养猪的比较集中。

  从理论上来讲,云南、贵州是适合养猪的,无论是气候、还是对于粪污的处理及消纳乃至其创造就业岗位的意义,都是具备优势的,但从现在看来,一窝蜂的扎堆迁徙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种猪、生猪调运等环节的一系列问题,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初现端倪。

  其最大的影响就是活体运输及调运带来的一些疫情风险,而因防控疫情所产生的生猪调运限制,必将造成局部地区的供需失衡,进而造成较大的生猪价格波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反思:

  非洲猪瘟在国内不断出现,除了强调生物安全以及加强疫苗研发的呼声之外,为什么对于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观点如此稀少?为何对于南猪北养及集中扩张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没有深度反思?

  新建猪场、以及扩张都需要引种,而跨省引种甚至跨几个省引种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去捡便宜购买拆迁猪场的行为更为普遍、这种频繁的因素引起频繁生猪乃至种猪跨省乃至跨多省流动迁徙的行为这几年很常见,加上走私猪肉及生猪的行为,造成今天的结果是值得我们全行业反思的。

  当疫情来临,我们在外防的概念和工作宣传上是可圈可点的,正面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内修特别是适合猪场防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如此稀少?值不值得反思?

  事实:

  从目前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非洲猪瘟的传染渠道除了中间宿主之外,还有猪本身以及有风险的同源蛋白饲料产品、泔水、运输工具、人员等等。

  那么从传染病流行学的角度来讲,传染源、传播动物、易感动物是其流行病的流行规律。

  无论是传染源还是传播途径,是防控此病的第一道防线,即便我们做的再好,也很难不被非瘟病毒突破,不然也就不会有非瘟的不断出现了,那么作为最重要,也最容易做到的易感动物到不易感动物的内修,我们为什么如此的回避呢?

  这可能与利益有关,与选择有染,因为一旦牵涉到自身的利益,牵涉到自己的蛋糕,其无论是选择乃至行为都会经受一次难于抉择的考验,也正是因为内修会牵涉到很多的相关利益,甚至是赖以生存的利益,才会造成当前的这种尴尬吧!

  内修:

  做为非洲猪瘟属于烈性的传染病这点是公认的,但其传猪不传人的特点也是已知的。无论是对于非洲猪瘟的真实报道还是信息的公布乃至在生物安全的相关指导中我们也是做得相当到位的。

  但是在猪场的内修层面,我们由于自身利益的关系,很多问题还是需要去加强乃至引起足够重视的,这不仅牵涉到整个行业的利益,还有自身的利益,一旦猪业因此而全面失控,我们每一个行业从业者都会深受影响。

  故而,内修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选择。只有共同的认知乃至全行业的真正有力行动,才可能在短期内真正的控制疫情的发展。

  今天看到一个老外的观点非常气愤:大致意思是非洲猪瘟可能是一次机会,那些自认为生物安全到位的集团可以加速扩张及布局。这样以利益为导向的观点,真的适合现在的情况吗?

  即便你认为自己的生物安全做的到位,但是你真的能保证自己不中招吗?风险你真的有能力掌控吗?一旦实施这样的行为,且增加了中招的风险甚至中招,其结果是什么?

  内修的不仅仅是认知、方法、还有对于利益的取舍及整个行业应该承担的责任感!

  规避:

  规避风险是任何行业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习惯,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无论是猪场还是从事整个行业的所有人,都需要具备基本的风险规避意识。

  特别是我们一线的技术推广者、从业者及猪场自己,对于风险的规避意识、认知和行为,直接会决定着自己的风险规避实效。

  在整个非瘟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到位、契合、有效、坚持才是硬道理。比如在平时的人员接触、生猪买卖过程中的细节性执行、消毒、原料、猪群的健康度提升等等细节上的认知和契合自己的方案制定及坚持,是非常有效的工作重点。

  关于生物安全的相关问题网上一大堆,而且很多猪场都有详细的操作流程,今天我想提的其实是内修的问题,也是整个细节性管理以及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提升的重点问题,从易感动物到不易感动物的实用认知和操作问题。

  第一道防线是生物安全,第二道防线就是我们猪群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水准,只要你能真正的把握住这个关键的环节,在规避中招风险的实效是清晰的。

  建议:

  提升猪群的健康度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其实意味着选择,特别是对于很多猪场来讲,是意味着成本的上升甚至是生产性能和造成成本的一些牺牲。这是选择问题,也是认知问题。

  比如我们以前习惯提的效益和造肉成本问题,现在的重心应该是整个猪群的健康度及维系问题,稳定和健康是第一位的,而生产性能乃至造肉成本是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的,一切能提升中招几率的牺牲都是具备现实意义的。

  比如根据自身的软硬条件和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的一些调整和牺牲,比如对于现有条件下的某些细节性不到位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改进及改善...........这样的细节性改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是真实汗水及坚持成果的堆积。

  我们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索取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当你索取的越多,而付出的越少,其背后的风险就越大,反之,就相对会小。

  当你由于前期的盲目扩张现在已经遭遇管理上的力不从心的时候,缩群有效的规避风险是首选,当你在某个环节经常出现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时候,从本源上去做相关的契合改进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只有契合的、适合自己的、能真正提升自己猪群稳定度和健康度结果的方法才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支撑。

  当然,对于那些条件差、人又懒、且只养育肥的朋友,如果你想赌,那就在细节上,适合自己的改进上下硬功夫,如果觉得恐惧,可以选择暂时退出,伺机而动。

  总之,在当前的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能真正提升防控实效和规避风险几率的主力还是我们自己,你自己决策失误、做不到到位、又盲目乱赌、甚至是逆势投机,其风险你懂的。